
一、設計規模
根據溝通確定:污水處理設計處理規模為2700.0m3/d,按每天20小時運行,則每小時設計處理負荷為135.0m3/h。
總水量90%以上,加之為理工類學院,實驗課程非常少,主要建筑內實驗,基本沒有含毒有害廢水產生。全?,F有師生數約18700人,按照人均用水150L計算,污水排放率為80%,安全系數取值1.2,則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約2700m3 。
根據資料以及同類工程經驗和同行業污水排放情況?,F對該校區內的廢水水質暫定為:
設計進水水質情況表
進水量(m3/d) | 項目指標 | 污染物濃度mg/L |
2700 | CODCr | 300-500 |
BOD5 | 200-250 | |
SS | 200-250 | |
氨氮 | 20-30 | |
動植物油 | 30-50 | |
PH | 6-9 | |
總磷 |
3-5
|
二、排放要求
根據有關環保辦法規定,本工程處理后水質需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一級標準,后期(管網建成)本工程處理后水質需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三級標準,具體參數如下:
設計處理規模(m3/h) | 項目指標 | 正常出水水質 | 一級污染物濃度mg/L | 三級污染物濃度mg/L |
135 | CODCr | ≤50 | ≤100 | ≤500 |
BOD5 | ≤10 | ≤20 | ≤300 | |
SS | ≤10 | ≤70 | ≤400 | |
氨氮 | 5-8 | ≤15 | 不要求 | |
動植物油 | ≤10 | ≤10 | ≤100 | |
PH | 6-9 | 6-9 | 6-9 | |
磷酸鹽 | ≤0.5 | ≤0.5 | 不要求 |

三、工藝方案確定
1、工藝選擇原則
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廢水處理站的建設投資、運行成本、出水水質、運行管理是否方便可靠。本設計工藝方案的確定遵循以下原則:
(1) 全面規劃,更好地發揮投資效益。
(2) 采用工藝先進、成熟、管理方便的設計方案。
(3) 設備選型合理、可靠、先進。
(4) 減少投資和日常運行費用。
(5) 運行管理方便,運轉方式靈活,并可根據不同的進水水質調整運行方式和參數,最大限度地發揮處理裝置和構筑物的處理能力。
(6) 便于實現處理工藝運轉的自動控制,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大的效益.
2、污水處理工藝選擇
本項目污水是基本常規的生活污水類型,污水水質有機物有纖維素、淀粉、糖類、脂肪、蛋白質和尿素此外,還含有各種微量金屬和各種洗滌劑、多種微生物。原水以有機物為主,BOD/COD比值較高??缮暂^好,不含有重金屬及有毒有害物質不超標,所以處理以除有機物,脫氮為主。
校區生活污水其BOD5/CODCr值大于0.35,可生化性較好;由于MBR工藝在工藝的先進性,出水的可靠性、穩定性,運行管理方便性,經濟性以及可以根據出水要求快速調整運行方式等方面均有突出優勢,因此本項目最終確定采用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厭氧+ 缺氧+MBR相結合的生物處理主體工藝;對本項目污水進行處理,污水經處理后可完全達到設計要求。
3、系統污泥及雜物處理說明
本污水處理站日常運行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雜物及剩余污泥,這些必須采取合理的處理方式,否則將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本項目污泥主要是生化池進水口由格柵機產生的少量柵渣及厭氧和好氧系統產生的及少量剩余污泥以及沉淀池及過濾系統產生的污泥;同時在化糞池內沉積的雜物;
對于化糞池、厭氧池、膜池等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定期(半年)由吸糞車抽走;
MBR膜池內生活污水生化處理產生污泥量約100毫克/L;則每小時150噸污水處理產絕干污泥量為:15KG,含固率為1%,則泥漿量為1.5方/小時,通過管道及閥門定期排放到化糞池內,其污水進一步匯入系統處理。
本方案系統剩余污泥處理方案:全部排到化糞池內存儲,同時,柵渣裝入定期裝入斗車外運處理。
4、系統臭氣處理工藝說明
生化處理系統在日常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臭氣,特別是化糞池、厭氧池和兼氧池在運行過程中(夏天天氣炎熱更嚴重)產生大量臭氣(如:硫化氫、甲烷氣、甲硫醇、乙硫醇)及污水本身臭味;這些氣體如果不及時抽排或隔離,將導致污水處理站四周臭氣難聞,環境很差。故對生化系統污水處理站的臭氣進行處理非常有必要,通常處理方法有兩種:
A 收集高空排放
原理:將臭氣通過聯通管收集后由高空排氣管道高空排放(高出人員正?;顒痈叨龋?,讓臭氣散發在空著稀釋處理;而氧化池在菌種培養良好、運行正常的情況下,產生的氣味應該是泥土腥香的味道,只有在菌種死亡或運行不正常情況下,池體發生厭氧反應時,才產生臭氣,這不屬于正常范圍,可不做考慮。
優點:節能,經濟實惠,簡單;
缺點:(1)如果下雨天或陰天氣壓低,臭氣從高處返回到地面,造成效果不好;(2)如果周圍有高樓,在風大情況下,臭氣會被吹到高樓處,導致此高度人員感到臭味;
B 動力收集,集中處理外排
原理:對于臭氣散發面單一,相對密閉容易收集的臭氣源,采用密封后,利用抽風機、管道進行匯集后由抽風機鼓到廢氣處理裝置(活性碳吸附或光電離子分解)內進行臭氣處理后在外排;
優點:無需高空排放,臭氣收集比較徹底,不會出現臭氣反彈;
缺點:造價高、能耗大;
本工程推薦方案
針對本項目的化糞池、調節池、厭氧池(本次改造加蓋)相應容易產生臭氣的池體正常情況均密封,只有聯通排氣管對外排氣,通過出氣口的廢氣處理裝置進行處理后直接外排空氣中;故本方案采用聯通管收集,通過一體化廢氣凈化裝置,在采取就地設備頂部采用排放。

5、系統噪聲處理工藝說明
因生化處理系統有水泵、風機及曝氣、攪拌器設施組成,在正常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噪聲,根據相關規定,學校園區及居民區噪聲要求比較嚴格,則本工程必須考慮系統正常運行噪聲的防治問題:
A 噪聲源:風機、曝氣裝置、泵、攪拌器電解
泵------因水泵出了采用計量泵全部采用潛污泵,因它采用液下運行不會產生噪聲,而計量泵采用的機械泵,且在設備間內,有隔聲措施,故他們噪聲不會造成影響;
攪拌器----本項目均采用低噪聲攪拌器,且在設備間內,有隔聲措施,故他們噪聲不會造成影響;
曝氣裝置----本項目曝氣采用魚排式、螺旋混合曝氣方式,氣源由低壓(50KPA)的羅茨風機提供,故不會產生很大的噪聲;
羅茨風機----唯一較大噪聲源,主要來自風機進出風口氣體噪聲、電極轉動及葉輪轉動形成的震動噪聲以及機械安裝不平產生的噪聲;
B 噪聲處理措施
通常對噪聲處理方式:減震物理降噪、反彈吸附、隔絕
本項目因風機是布置在綜合機房對,綜合機房對外由三個口:門、排氣通風孔;正常情況下除排氣通風口是開啟狀態,其他均關閉,基本處于密閉狀態;為了達到降噪隔音,我們成套裝置在門邊采用密封條隔音處理,排氣孔采用多重折疊反彈方式進行吸收與隔音;
C 本方案確定
在本工程不會專門對噪聲提出處理措施,成套裝置本身基本滿足噪聲要求。